徐祥峰:暴雨中的“守护者”!
徐祥峰:暴雨中的“守护者”!
徐祥峰:暴雨中的“守护者”!福建(fújiàn)三明压实责任疏通梗阻
护航营商环境持续(chíxù)优化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xiàn)纪委监委聚焦行政审批、惠企政策落实等(děng)关键环节,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图为(túwèi)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了解有关情况。余艺镪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zhōngyāngjìwěi)(jìwěi)四次全会强调,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督促纠治整改,促进保持(bǎochí)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福建省(fújiànshěng)三明市纪委监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推进风腐(fēngfǔ)同查同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陈大镇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农产品(nóngchǎnpǐn)。“从项目落地到供应链(gōngyìngliàn)搭建,政府办事效率高了,企业负担轻(qīng)了。”该企业负责人说。
一(yī)“高”一“轻”的变化,源于三明市纪委监委(jiānwěi)连续4年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纪委监委在行动”活动。
营商环境(huánjìng)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zhòngyào)因素。着眼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明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纪委监委在行动”活动,打好(hǎo)清风护企、一域一治、点题整治等“组合拳”,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压实责任、疏通梗阻(gěngzǔ)、激浊扬清,为经济社会(jīngjìshèhuì)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动态调整(tiáozhěng)监督重点,保障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
近日,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向前来走访的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清风护企”减负清单:2024年以来(yǐlái),免收无失信记录(jìlù)企业投标保证金(bǎozhèngjīn)总额(zǒngé)87亿余(yú)元,清退历史沉淀保证金220余万元,以银行保函、保险保单、担保(dānbǎo)保函等替代工程投标保证金290余亿元,减收工程交易服务费168万余元……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三明市纪委监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tiáozhěng)监督重点(zhòngdiǎn),细化具体内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yījiàn)事”“综合查一次”“柔性执法(zhífǎ)”等落实落地,保障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
以查办案件破题,严肃查处政商勾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fǔbàiwèntí)。三明市纪委监委与市公安局、发改委、工信局(gōngxìnjú)等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送“绿色通道”,对近3年来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de)违纪违法问题大起底,严惩漠视侵害企业利益、扰乱(rǎoluàn)市场秩序的腐败行为。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后,三明市纪委监委同步细化制定4个方面(fāngmiàn)9项监督清单,运用分地域(dìyù)、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和看态度、看措施、看落实、看效果、看举一反三等工作法,深入推进风腐(fēngfǔ)同查同治,持续发现和纠治损害(sǔnhài)营商环境背后的责任、作风(zuòfēng)和腐败问题。
以分领域(lǐngyù)打造清风国企为例,针对国企资产盘活难、债务风险(fēngxiǎn)高等问题,三明(sānmíng)市通过市县联动,巡察29家国企,发现问题889个,移交问题线索77条,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题报告7份(fèn),推动国企建章立制、深入整改。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开展“清廉三明·你我(wǒ)同行”系列活动,推动实施阳光采购、合规(héguī)管理提升等行动。2024年,该市国企营收同比增长17%,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提升40%。
各县(市、区)纪委(jìwěi)(jìwěi)监委、各派驻(派出)纪检监察组(zǔ)聚焦政策落实、执法效能、政企(zhèngqǐ)联动等,因地制宜推出相关监督举措,构建“监督—整改—治理”闭环体系,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三元区纪委监委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协调解决涉企(shèqǐ)道路管网建设、通信网络覆盖等方面问题109个;三明市(sānmíngshì)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强化招投标监管,查处(cháchǔ)围标串标、违规评标等问题140个,推动建立招标人行为监管平台,营造公开、公平(gōngpíng)、公正和诚实信用的招标投标市场营商环境。
2024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并查处(cháchǔ)损害营商环境问题(wèntí)465个,推动整改问题526个、建章立制107项,挽回经济损失(jīngjìsǔnshī)6138万元。
“坚持减负和(hé)赋能相结合,从政治(zhèngzhì)上看、从政治上抓、从大局上把握,推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三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zé)同志介绍(jièshào),通过“清风护企”行动,激活优化营商环境“廉(lián)动能”,确保减事不减责、减量不减效。
明晰交往边界底线,构建亲而有(yǒu)度清而有为政商关系
日前,位于(wèiyú)三明经济开发区小蕉工业园内的一家装备制造企业(qǐyè),正开足马力生产。
“生产经营情况(qíngkuàng)怎么样?还有没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wèntí)和困难?”三明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干部(gànbù)就此前园区供水不足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这家(zhèjiā)企业,是三明市纪委监委设立的(de)营商(yíngshāng)环境监测点之一。该市纪委监委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区分大中小微企业、覆盖重点行业和职能部门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民营经济促进(cùjìn)中心、商会等类型,设立20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畅通企业反映(fǎnyìng)问题渠道,及时收集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职能部门精准施策。
作为三明经济开发区的重点(zhòngdiǎn)发展区域,小蕉(xiǎojiāo)工业园内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2024年底,三明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园区存在供水紧张等问题,在向(xiàng)三明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室报告(bàogào)后,与三元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府(qūzhèngfǔ)办纪检监察组联动协同、跟进监督,压实园区相关职能部门、国企(guóqǐ)整改责任,推动供水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企业“用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jiějué)。2024年以来,该区纪检监察工委实地走访企业63家次,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及(jí)相关诉求206个。
“干部既主动上门,又严守底线,我们(wǒmen)投资更安心。”三明市一家商会负责人这样评价。针对(zhēnduì)服务企业过程中政策落实不(bù)到位、履职担当作为不力、政商交往(jiāowǎng)尺度把握不准等问题,三明市纪委监委结合省纪委监委《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tuīdòng)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de)意见》及指导案例,加大宣讲力度,教育引导(jiàoyùyǐndǎo)党员干部做到亲而有界、亲而有度,清而(qīngér)有责、清而有为。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工商联开展“亲清讲堂”30余场,帮助涉企部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企业主明晰政商交往的边界和底线。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现在(xiànzài),游客的体验感提升了,我们收入也提高了许多!”说起当下的经营状况,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的民宿(mínsù)业主肖先生满是欣喜(xīnxǐ)。
文旅经济是泰宁县的主导产业(zhǔdǎochǎnyè)、优势产业。今年“五一”假期,该县大金湖、古城、九龙潭、上(shàng)清溪等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我们在‘五一’节前,全面启动‘旅游服务(fúwù)品质提升行动’,推出(tuīchū)免费行李寄存、停车、接驳大巴和延长景区开放时间(shíjiān)等8项服务提升举措,切实让游客体验到温情(wēnqíng)、温度、温暖的旅游服务环境。”泰宁县旅游管委会负责同志介绍。
泰宁县纪委监委在“点题整治”群众(qúnzhòng)急难愁盼问题的基础(jīchǔ)上,探索“点题整治”旅游行业涉企突出(tūchū)问题,进一步压实县旅游管委会、文体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zhífǎ)队等单位监管责任,开展旅游发展环境监督。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测点作用,该县纪委监委在各旅行社和各大景区入口处显著位置设置“码上(mǎshàng)监督”标识牌,推动(tuīdòng)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深化风腐同查同治(tóngzhì),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制约机制
“交通运输执法疑似存在多头执法问题。”今年1月(yuè),三明市数智监督平台发出这样一条预警信息。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在走访调研、梳理(shūlǐ)比对问题后,制发工作提示函,督促(dūcù)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开展(kāizhǎ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多头执法等问题,三明市(sānmíngshì)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推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出台交通执法案件标准化指南,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为(xíngwéi),将(jiāng)21类执法场景整合为7类“综合查一次”清单,通过数智(shùzhì)监督平台进行动态监测。全市涉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频次,从2023年(nián)的4次下降至(zhì)2024年、2025年的各1次。
“小切口”整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推进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三明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吃拿卡要(chīnákǎyào)、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děng)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领域和(hé)政策落实、涉企服务(fúwù)、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依托基层(jīcéng)小微权力监督平台(píngtái),用好企业“点题整治”“清风护企”等有效载体,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用心用情解决涉企急难愁盼问题,优质高效服务经营主体(zhǔtǐ)。
尤溪县纪委监委聚焦惠企政策“打折扣(dǎzhékòu)”、办事服务“庸懒散(lǎnsǎn)”、执法(zhífǎ)司法“滥用权”等5类营商(yíngshāng)环境“中梗阻”问题,深入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治。2024年以来,累计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68个,推动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等问题111个,建章立制14项。
三明市纪委监委(jiānwěi)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zǔ)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会商,在农业领域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推进“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精准施策”,切实减少检查频次,有效减轻农业企业经营负担。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bùmén)履行监管职责,开发建设三明市政府(zhèngfǔ)工程项目(xiàngmù)招标人行为监管平台,处理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招投标项目相关问题238个(gè),推动建章立制21项。
结合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不规范(guīfàn)影响(yǐngxiǎng)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三明市纪委监委拓展运用相关领域政策库(kù)、项目库、问题线索库、要素表、监督指引等,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推动(tuīdòng)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hé)监督机制(jiāndūjīzhì),有效预防“任性”用权、“拍脑袋”决策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查处影响营商环境的工程建设领域问题880个,推动建章立制696项。
大田县纪委监委(jiānwěi)针对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fǔbàiwèntí),推动创新小规模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jiāoyì)平台,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2024年以来,共推动职能部门(zhínéngbùmén)整改问题430个,促进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23个、交易额18亿余元,人为干预风险降低90%。宁化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等方面(fāngmiàn)制度(zhìdù)63项。
营商(yíngshāng)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持久战、总体战,我们将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清障护航的理念,在抓(zhuā)(zhuā)深化、抓重点、抓统筹上聚力用劲,推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助力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guǎndé)住(zhù)’的经济秩序,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三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本报通讯员 沈昌培 范军(fànjūn))
福建(fújiàn)三明压实责任疏通梗阻
护航营商环境持续(chíxù)优化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xiàn)纪委监委聚焦行政审批、惠企政策落实等(děng)关键环节,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图为(túwèi)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了解有关情况。余艺镪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zhōngyāngjìwěi)(jìwěi)四次全会强调,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督促纠治整改,促进保持(bǎochí)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福建省(fújiànshěng)三明市纪委监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推进风腐(fēngfǔ)同查同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陈大镇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农产品(nóngchǎnpǐn)。“从项目落地到供应链(gōngyìngliàn)搭建,政府办事效率高了,企业负担轻(qīng)了。”该企业负责人说。
一(yī)“高”一“轻”的变化,源于三明市纪委监委(jiānwěi)连续4年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纪委监委在行动”活动。
营商环境(huánjìng)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zhòngyào)因素。着眼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明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纪委监委在行动”活动,打好(hǎo)清风护企、一域一治、点题整治等“组合拳”,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压实责任、疏通梗阻(gěngzǔ)、激浊扬清,为经济社会(jīngjìshèhuì)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动态调整(tiáozhěng)监督重点,保障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
近日,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向前来走访的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清风护企”减负清单:2024年以来(yǐlái),免收无失信记录(jìlù)企业投标保证金(bǎozhèngjīn)总额(zǒngé)87亿余(yú)元,清退历史沉淀保证金220余万元,以银行保函、保险保单、担保(dānbǎo)保函等替代工程投标保证金290余亿元,减收工程交易服务费168万余元……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三明市纪委监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tiáozhěng)监督重点(zhòngdiǎn),细化具体内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yījiàn)事”“综合查一次”“柔性执法(zhífǎ)”等落实落地,保障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
以查办案件破题,严肃查处政商勾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fǔbàiwèntí)。三明市纪委监委与市公安局、发改委、工信局(gōngxìnjú)等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送“绿色通道”,对近3年来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de)违纪违法问题大起底,严惩漠视侵害企业利益、扰乱(rǎoluàn)市场秩序的腐败行为。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后,三明市纪委监委同步细化制定4个方面(fāngmiàn)9项监督清单,运用分地域(dìyù)、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和看态度、看措施、看落实、看效果、看举一反三等工作法,深入推进风腐(fēngfǔ)同查同治,持续发现和纠治损害(sǔnhài)营商环境背后的责任、作风(zuòfēng)和腐败问题。
以分领域(lǐngyù)打造清风国企为例,针对国企资产盘活难、债务风险(fēngxiǎn)高等问题,三明(sānmíng)市通过市县联动,巡察29家国企,发现问题889个,移交问题线索77条,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题报告7份(fèn),推动国企建章立制、深入整改。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开展“清廉三明·你我(wǒ)同行”系列活动,推动实施阳光采购、合规(héguī)管理提升等行动。2024年,该市国企营收同比增长17%,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提升40%。
各县(市、区)纪委(jìwěi)(jìwěi)监委、各派驻(派出)纪检监察组(zǔ)聚焦政策落实、执法效能、政企(zhèngqǐ)联动等,因地制宜推出相关监督举措,构建“监督—整改—治理”闭环体系,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三元区纪委监委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协调解决涉企(shèqǐ)道路管网建设、通信网络覆盖等方面问题109个;三明市(sānmíngshì)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强化招投标监管,查处(cháchǔ)围标串标、违规评标等问题140个,推动建立招标人行为监管平台,营造公开、公平(gōngpíng)、公正和诚实信用的招标投标市场营商环境。
2024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并查处(cháchǔ)损害营商环境问题(wèntí)465个,推动整改问题526个、建章立制107项,挽回经济损失(jīngjìsǔnshī)6138万元。
“坚持减负和(hé)赋能相结合,从政治(zhèngzhì)上看、从政治上抓、从大局上把握,推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三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zé)同志介绍(jièshào),通过“清风护企”行动,激活优化营商环境“廉(lián)动能”,确保减事不减责、减量不减效。
明晰交往边界底线,构建亲而有(yǒu)度清而有为政商关系
日前,位于(wèiyú)三明经济开发区小蕉工业园内的一家装备制造企业(qǐyè),正开足马力生产。
“生产经营情况(qíngkuàng)怎么样?还有没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wèntí)和困难?”三明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干部(gànbù)就此前园区供水不足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这家(zhèjiā)企业,是三明市纪委监委设立的(de)营商(yíngshāng)环境监测点之一。该市纪委监委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区分大中小微企业、覆盖重点行业和职能部门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民营经济促进(cùjìn)中心、商会等类型,设立20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畅通企业反映(fǎnyìng)问题渠道,及时收集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职能部门精准施策。
作为三明经济开发区的重点(zhòngdiǎn)发展区域,小蕉(xiǎojiāo)工业园内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2024年底,三明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园区存在供水紧张等问题,在向(xiàng)三明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室报告(bàogào)后,与三元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府(qūzhèngfǔ)办纪检监察组联动协同、跟进监督,压实园区相关职能部门、国企(guóqǐ)整改责任,推动供水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企业“用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jiějué)。2024年以来,该区纪检监察工委实地走访企业63家次,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及(jí)相关诉求206个。
“干部既主动上门,又严守底线,我们(wǒmen)投资更安心。”三明市一家商会负责人这样评价。针对(zhēnduì)服务企业过程中政策落实不(bù)到位、履职担当作为不力、政商交往(jiāowǎng)尺度把握不准等问题,三明市纪委监委结合省纪委监委《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tuīdòng)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de)意见》及指导案例,加大宣讲力度,教育引导(jiàoyùyǐndǎo)党员干部做到亲而有界、亲而有度,清而(qīngér)有责、清而有为。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工商联开展“亲清讲堂”30余场,帮助涉企部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企业主明晰政商交往的边界和底线。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现在(xiànzài),游客的体验感提升了,我们收入也提高了许多!”说起当下的经营状况,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的民宿(mínsù)业主肖先生满是欣喜(xīnxǐ)。
文旅经济是泰宁县的主导产业(zhǔdǎochǎnyè)、优势产业。今年“五一”假期,该县大金湖、古城、九龙潭、上(shàng)清溪等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我们在‘五一’节前,全面启动‘旅游服务(fúwù)品质提升行动’,推出(tuīchū)免费行李寄存、停车、接驳大巴和延长景区开放时间(shíjiān)等8项服务提升举措,切实让游客体验到温情(wēnqíng)、温度、温暖的旅游服务环境。”泰宁县旅游管委会负责同志介绍。
泰宁县纪委监委在“点题整治”群众(qúnzhòng)急难愁盼问题的基础(jīchǔ)上,探索“点题整治”旅游行业涉企突出(tūchū)问题,进一步压实县旅游管委会、文体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zhífǎ)队等单位监管责任,开展旅游发展环境监督。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测点作用,该县纪委监委在各旅行社和各大景区入口处显著位置设置“码上(mǎshàng)监督”标识牌,推动(tuīdòng)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深化风腐同查同治(tóngzhì),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制约机制
“交通运输执法疑似存在多头执法问题。”今年1月(yuè),三明市数智监督平台发出这样一条预警信息。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在走访调研、梳理(shūlǐ)比对问题后,制发工作提示函,督促(dūcù)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开展(kāizhǎ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多头执法等问题,三明市(sānmíngshì)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推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出台交通执法案件标准化指南,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为(xíngwéi),将(jiāng)21类执法场景整合为7类“综合查一次”清单,通过数智(shùzhì)监督平台进行动态监测。全市涉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频次,从2023年(nián)的4次下降至(zhì)2024年、2025年的各1次。
“小切口”整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推进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三明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吃拿卡要(chīnákǎyào)、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děng)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领域和(hé)政策落实、涉企服务(fúwù)、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依托基层(jīcéng)小微权力监督平台(píngtái),用好企业“点题整治”“清风护企”等有效载体,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用心用情解决涉企急难愁盼问题,优质高效服务经营主体(zhǔtǐ)。
尤溪县纪委监委聚焦惠企政策“打折扣(dǎzhékòu)”、办事服务“庸懒散(lǎnsǎn)”、执法(zhífǎ)司法“滥用权”等5类营商(yíngshāng)环境“中梗阻”问题,深入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治。2024年以来,累计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68个,推动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等问题111个,建章立制14项。
三明市纪委监委(jiānwěi)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zǔ)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会商,在农业领域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推进“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精准施策”,切实减少检查频次,有效减轻农业企业经营负担。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bùmén)履行监管职责,开发建设三明市政府(zhèngfǔ)工程项目(xiàngmù)招标人行为监管平台,处理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招投标项目相关问题238个(gè),推动建章立制21项。
结合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不规范(guīfàn)影响(yǐngxiǎng)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三明市纪委监委拓展运用相关领域政策库(kù)、项目库、问题线索库、要素表、监督指引等,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推动(tuīdòng)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hé)监督机制(jiāndūjīzhì),有效预防“任性”用权、“拍脑袋”决策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查处影响营商环境的工程建设领域问题880个,推动建章立制696项。
大田县纪委监委(jiānwěi)针对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fǔbàiwèntí),推动创新小规模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jiāoyì)平台,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2024年以来,共推动职能部门(zhínéngbùmén)整改问题430个,促进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23个、交易额18亿余元,人为干预风险降低90%。宁化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等方面(fāngmiàn)制度(zhìdù)63项。
营商(yíngshāng)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持久战、总体战,我们将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清障护航的理念,在抓(zhuā)(zhuā)深化、抓重点、抓统筹上聚力用劲,推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助力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guǎndé)住(zhù)’的经济秩序,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三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本报通讯员 沈昌培 范军(fànjūn))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